暑假来临,以前作为学生的我们会向往夏令营的到来,跟着学校一起出去走走看看,而如今的夏令营已经被研学取代,研学之旅也成为孩子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好渠道,其中各地的抗日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会便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站。抗日纪念馆,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不尽其数,向我们描述了一部部血泪史,也让我们知道如今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
去过许多抗日纪念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顾名思义,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而建立的。纪念馆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畹町镇,畹町是傣语“太阳当顶的地方”之意,畹町见之于典籍,可追溯到汉代。畹町是一座袖珍的历史名镇,居住着汉、傣、德昂、景颇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乡镇。
为纪念南洋华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功绩,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于年9月奠基,是我国首个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为主题的纪念馆,这里向世人呈现了南侨机工在抗日战争中的历程。整个纪念馆设计为一座意断形连之桥,断桥被处理成三角形,代表着余名南侨机工,又象征着历时3年的漫漫远战之路,同时三角形像一个V字形,同英文胜利的意思。
纪念馆面朝南面,眺望着缅甸,是告慰长眠于此的华侨英烈们。纪念馆分为上下两层,通过不同的展馆讲述了那个年代的抗日故事,也讲述了这些回国华侨的英勇顽强、敢于斗争的卓越品质。
抗日战争爆发后,年侨居海外的他们在陈嘉庚先生号召下,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分九批回国,支持抗战。
通过纪念馆,我们了解到一段悲壮又感人的历史。年抗战爆发,武汉和广州相继沦陷,日军封锁了几乎所有的国际通道,只剩云南边境的一个边境小镇:畹町。为了保留这条通道运送战需物资,云南省在九个月内赶修了一条国际公路出来,多公里,翻越六座大山,五条大江河。
抗日战争爆发后,年侨居海外的他们在陈嘉庚先生号召下,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分九批回国,支持抗战。最后三分之一的年轻人都牺牲在这条公路上,他们也是抗战胜利的英雄,未曾来过这里,有多少人能知道这段历史。望着眼前的英烈墙,唯有深深地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