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滇西游,我们不光欣赏美丽的风景,也参观一些历史的古迹和人文景观,从盈江县去和顺古镇路过梁县,便游览了有傣族“小故宫”之称的南甸土司司署,这是我们行程计划中的一处历史建筑。云南滇西不单风光无限,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古迹胜景,记录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都值得人们一游,南甸宣抚使司署就是一处。
梁河南甸土司衙门也叫南甸土司司署,位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县城。南甸土司头人姓龚,原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明初随军征讨云南,因屡建战功,后升官定居于此,逐渐被当地土著傣族文化融合,成为汉傣文化融合的典范。原南甸宣抚司辖地广阔,实力雄厚,世袭为官二十八代,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边地土司中影响很大。
司署驻地曾几易其址,清咸丰元年(年)定居现址,历经三代土司的不断扩建,最后于民国二十四年(年)完善成现在的规模。该建筑区按汉式衙门布局,由4个主院落,10个旁院落,47幢、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可谓“层层院进八方通,幢幢殿阁殿中殿”。房屋规划整齐,主次分明,木制结构,粗梁大柱,青龙屋顶、雕梁画栋,尤以第四殿用料考究,正堂栗木,左厢椿木,右厢楸木,取“正立春秋”之意。
南甸宣抚使,是土司中著名的边地“三宣六慰”之一,特别是明清时被称为德宏境内“十司领袖”。“司属辖境,明以前不得其样。至明正统,据傣文谱载,该司治东至蒲窝一百二十里与潞江司为界:南至杉木笼山顶一百二十里与陇川司为界:西至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四百五十里与勐养为界;北至半个山八十里与腾冲为界”,版图约有现在的两个德宏州。其地大广袤,物产丰富,势力雄厚。被称为“南极冠冕”。
司署公堂。堂间公案桌上枋挂有“卫我边陲”一匾,前枋上挂有“南极冠冕”、“南天锁钥”等匾。堂后壁以六幅麒麟格子门为屏风,一旁留有通道,平时严禁闲人踏入公堂。整个公堂非常威严,屋上有雕龙画凤的穹顶,精工而细作。
牢房是一幢三开间土木结构小屋,房内有卡脚枋、四枋枷、鱼尾枷和铁链手烤等刑具。
戏楼是专供土司和眷属看戏而建,这座戏楼四角飞翘,虽不十分精湛,但很具有特色。
土司署是仿照北京故宫建造,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汉式建筑群。统治地方的土司不但在这里行使政权、处理公务,也兼作日常起居、接待宾客之用。
南甸土司司署,如此宏大的建筑在全国土司府中也不多见,也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完好的土司衙署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土司的官位是世袭制,在执政者出现死亡、多病、年老不能理事和被革职情况下传给他后人。承袭者必须是原土司之嫡长子,如长子死亡则以次子继。年底腾冲解放后,当时的土司龚绶接受解放军进驻。年后,龚绶先后任各级政府要职,年5月,龚绶受到毛主席接见。
云南梁河南甸宣抚司署,是由三代人完成。从一八五一年开始用了近百年的时间,建造了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人们称它为傣族的“小故宫”。这座宏伟建筑,历经百年依然矗立,使得土司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下来。通过参观,使自己了解到一些云南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方面的知识,收获颇多。
参观南甸宣抚司署后,赶往下一站和顺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