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榜样,更是力量全国道德模范载誉返滇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www.xxzywj.com/m/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公布,我省有3人获此荣誉。

他们中有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级中学,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用爱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的“好妈妈”张桂梅;有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2个侄女,书写感人故事的“好夫妻”张顺东、李国秀。

与此同时,吴志宏等8人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带着喜悦、收获着荣誉,11月6日,他们从北京顺利返回昆明。

道德楷模是时代的榜样,更是年轻人在成长路上奋斗的力量。作为道德模范,此时此刻,他们都想对年轻人们说点什么。

“年轻人,要成为同龄人的榜样”

“我给媳妇打电话说,奖我领到了,有你的一份,我给你带回来。她听了很激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张顺东说,这次去领奖,见到了全国各地的获奖者,了解了他们不同的经历。“大家都付出了很多才有今天的收获,每个人的故事都很感人。”张顺东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和妻子走到了一起,共同拼搏到现在,再苦再难都能往前走。

他想对年轻人说:“父母亲把我们抚养大,恩情比海深,要孝敬父母;我们也会成为父母,要爱护子女,一起把日子过好。”

对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街区个体工商户周琼和家人都有着“平常心”。当得知她获得这个荣誉时,瘫痪在床的母亲对她说了一句话:“不是你得了这个奖才来做的这些事,是你一直以来就在做这个事情。”在她看来,她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全国道德模范的这些鲜活事迹能够感染更多年轻人,让年轻人从中汲取到前进的力量。周琼是个温暖的人,她让她的家紧紧地黏在一起,家人也给了她面对困难时无穷的勇气。不说感言,也不煽情,她想告诉年轻人们:“好好对待家人。做人,要善良。”

因为赴北京领奖,中国邮政集团云南省怒江州分公司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所长桑南才错过了傈僳山寨的“双十一”快递高峰派送。说到这个,他嘿嘿嘿地笑着:“山寨里的‘双十一’包裹不比城里少呢!”这位在大山里靠一双腿把一信一物送到老乡手上的老所长,始终在送件的一线忙碌着。对于有什么想和年轻人说的,他想了想,说:“要在一线工作,为老百姓干好每一件事。”

看着昆明蓝蓝的天,唐新华有些想念大理的水。他说,好几年没有游泳了有些不习惯,好几天没去洱海边“讨嫌”了,也有点不习惯。他依旧是那个“爱管闲事”“爱做好事”的大理老头。洱海边乱扔乱丢、扯花扯草,只要被他看到他都要说上几句,“就是见不惯”。

他给年轻人的一句话,也想给所有人:“年轻人,要成为同龄人的榜样,不要怕麻烦。”

再看道德模范感人事迹

全国道德模范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本届评选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5类。让我们再一起看看他们的感人事迹。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

用爱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

她膝下没有儿女,却是多个孩子的“妈妈”;她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级中学,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她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用爱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的“张妈妈”。

从年起,张桂梅一边在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了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福利院创办20年来,共计接收了名孤儿,张桂梅一直义务担任院长。

长期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和儿童福利院的管理经历,让张桂梅认识到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受教育的程度更低,她决心帮助更多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她通过家访,让越来越多的女孩走进校园,用知识改变命运。建校以来,已有名贫困山区女孩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为社会做贡献。

她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时时想着群众,把工资、奖金甚至社会捐助的诊疗费累计多万元都捐出来,用在了兴教办学、扶贫济困。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一只手+两条腿”照样幸福

张顺东右手和双脚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左手;李国秀生下来就没有手,只有一双脚。“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的。”结婚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相继而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一家人生活更是难上加难。李国秀靠双脚在地里劳动,还能用脚绣花、写字;张顺东凭借一只手学会驾驶农用三轮车,平时自己力所能及地搞点运输,减轻家庭负担。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鼓励支持下,不等不靠,坚持种田、养殖、赶集、卖货,用残缺的身体支撑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张顺东坚信:儿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决不能把贫困传给下一代,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现在女儿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儿子初中毕业后参加技能培训,靠勤劳的双手实现了务工增收。

夫妻俩虽然残疾,照顾自己都有困难,但从未因此放弃赡养父母的义务。母亲已经80多岁了,生活难以自理,夫妻俩把老人照顾得很好,老人经常夸:“顺东是个好儿子,国秀更是个好儿媳。”张顺东的哥哥因病、嫂子因意外相继去世,两个孩子成为孤儿,夫妻俩给予他们精心的照顾,使他们健康成长,大侄女出嫁、小侄女上学一样都没有落下。

多年来,他们凭借“一只手+两条腿”相依为命、自强不息,在战贫斗困中奋发、奋斗、奋进,书写“无脚踏出脱贫路,无手撑起半边天”的感人事迹。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吴志宏

去世后他的价值还在灿烂

生前,倾心扶贫,想尽办法帮贫困群众脱贫;去世后,家人遵其遗愿捐献器官,用生命的最后时刻书写延续生命的大爱篇章。

他就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吴志宏。吴志宏生前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三村乡党委副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补干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他曾4次到农村挂职任职,3次主动申请到红河州路途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乡镇工作。他遍访贫困户,摸清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花椒、辣椒、茶叶等产业,通过改善和优化种植技术,补干村茶叶、花椒品质提升,帮助农户增加了收入;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帮助贫困群众搬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房……

吴志宏始终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全力以赴帮助解决,直至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他去世后,家人遵其遗愿捐献器官,3名器官衰竭者重获新生,2名失明者重见光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吴志宏还让人生价值得到了灿烂绽放。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桑南才

傈僳山寨的“送信人”

中国邮政集团云南省怒江州分公司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所长桑南才被群众称为傈僳山寨的“托厄哈扒”(傈僳语意为“送信人”),他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往返13个村委会5个投递段和乡直机关单位之间,平均每天行程公里。33年来,桑南才用真情服务为乡亲们连接着山外的世界,赢得了群众信赖。

年以来,乡亲们的网购需求量成倍增长,邮政所每天都有80多件邮件需要及时投递,最多时超过件。投递业务量虽然攀升了,但桑南才没有延长投递时限,影响服务质量。“大年三十也得送,要把乡亲们买的新棉被、新衣服送到手里,让他们过个暖暖的春节。”桑南才说。年春节期间,邮政所快递邮件量很大,桑南才承诺春节期间不打烊。

除了及时准确将一封封邮件送到村民手中外,他还是山里的“义务采购员”,乡亲们需要大米食盐、化肥农药、生活用品,只要打个电话或者提前说一声,桑南才都会采购好送上门。通过邮路,桑南才还把深山里的乡亲们“推给”外面的世界,他依托邮政电商平台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余运清

在小岗位发挥大能量

坚守基层司法行政岗位20年,模范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拼搏奉献在“维稳一线”,积极化解矛盾及隐患,面对危险,挺身而出。她就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司法局遮岛司法所所长余运清。

年7月的一天,尹某某来到遮岛司法所,申请帮助调解其与杨某某的纠纷,双方约定当天下午到所里接受调解。17时50分许,杨某某与尹某某在司法所附近发生争吵。听到一声尖叫,余运清立刻下楼查看情况。走到大门口,看到杨某某正手持菜刀追砍尹某某,余运清当即大声呵斥杨某某,“这是犯法的,快住手!”杨某某不听劝告。余运清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保护群众。

在余运清心中,司法行政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小岗位能发挥大能量。她长年扎根基层,推进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各项司法行政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把调解工作做深、做实,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赞扬。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恒

痴迷科考的“重楼奶奶”

长年奔走于边陲大山,耐得住寂寞,鲐背之年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致力于科技扶贫,带领团队对重楼属植物开展综合研究,解决野生重楼资源枯竭问题。她就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恒。

30年间,李恒先后20余次带队深入高山峡谷,开展大型综合科学考察,经历过身患疟疾、摔下马背造成3根肋骨骨折等险情,却始终坚持不放弃不松劲。通过长期考察,她与同事建立起独龙江完整植物名录,出版一系列专著。我国有26属种天南星科植物,李恒发现并命名41个种,荣获国际天南星植物学会最高奖——H.W.Schott奖。

上世纪80年代,李恒带领团队对重楼属植物开展综合研究,致力解决野生重楼资源枯竭问题。年过八旬仍多次前往云南怒江等偏远山区举办知识讲座,指导农民解决种植重楼技术问题;她独创的重楼人工授粉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种子产量。由于李恒多年来在云南、湖北、湖南等地山区推动重楼种植产业发展,山区群众亲切地称她为“重楼奶奶”。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唐新华

洱海边都是他“管闲事”的身影

他自幼在洱海边长大,6岁时就学会了游泳。

他天生一副热心肠,生活里处处都是他“管闲事”的身影。

他曾3次奋不顾身挽救5名溺水者的生命,他被称为“洱海游侠”。

他就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街道河畔社区居民唐新华。

年6月4日,唐新华在西洱河兴盛大桥救起两个溺水者;年9月8日和年6月18日,唐新华又分别两次救起3名溺水者。几次救人,唐新华后怕过,但没有后悔过。他说:“游泳是我的爱好,碰巧遇见有人落水,我又有能力帮助他们,就是这样简单。如果我不救,一个家庭可能就毁了,我会后悔一辈子、自责一辈子。”

如今的唐新华不仅爱游泳,也爱管“闲事”,游泳遇见陌生面孔时,他要上前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走在路上看到有人折花草,忍不住就要劝说几句。在疫情防控期间,唐新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协助河畔社区工作人员在各个路口搭建执勤帐篷,到各个生活小区和公共场所喷洒消毒药水……寒来暑往,唐新华用一副热心肠温暖了身边的许多人。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周琼

倾尽所有照料重病母亲和前夫

人到中年,周琼接连遭遇婚姻变故、母亲瘫痪、前夫突发疾病成为植物人等不幸,却自立自强,倾尽所有、尽己所能对他们进行治疗、照料。家里的事情做得好,她还带动丈夫、儿子一起加入了公益志愿者团队,团结更多的力量帮助需要的人。

她就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街区个体工商户周琼。

年,周琼的母亲突发脑梗瘫痪不起。既要照顾母亲,又要经营小餐馆,周琼毫无怨言。卧床10多年的母亲没有长过褥疮,逢人就夸孩子们孝顺。

年7月,前夫突患脑出血送医抢救。虽然离婚了,周琼毅然决定帮助前夫看病治疗。为了筹措高昂的医疗费,她把为儿子准备的婚房低于市场价卖了。手术、治疗、护理,前前后后花去80多万元的积蓄,一年后前夫成了植物人。她为更好地加以照顾,把前夫接回自己家里。

在温暖家人的同时,她也不忘帮助别人。她和现在的丈夫协助和策划举办公益活动20余场次,每年都多次筹集资金,购买衣物、文体用品,捐赠给瑶家大寨贫困学生。她们还结对帮扶5名贫困生,帮助勐养镇八家寨1名因脑梗瘫痪的贫困村民进行康复训练。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段金辉

躬耕17年成为“月季专家”

躬耕花卉产业17年,段金辉凭借诚实守信和劳动创造幸福的经营理念,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专家”,成为推广鲜花种植技术、带领花农增收致富的“领头人”。

他就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段金辉。

在多年经营管理中,“诚信”是段金辉最看重的。段金辉规范公司、合作社及周边花农的生产流程,统一的质量标准顺势而生。“云秀”品牌的每一种产品都必须按照标准生产,分级人员严格把关。由于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技术培训、坚持诚信经营,“云秀”之花在云南市场花开一方,走向世界。

段金辉还严把质量关,打造特色品牌。“花苞大、颜色艳、枝条硬、花期长”变成现实,通过包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ingxinxiw.com/afhgx/41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