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大多以为孔雀舞是女人跳的,无可争议的、最具代表的舞者就是刀美兰和杨丽萍;可实际上,在孔雀舞的发源地云南德宏等地,孔雀舞自古以来就是男人跳的,舞姿威武阳刚,充满原始的生命力。
在傣族的传统文化中,孔雀和大象是给人们带来好运的吉祥物。大象是战争中的吉祥物,孔雀则是代表欢乐和平安。于是,会跳孔雀舞对于傣族人民来说是很神圣值得骄傲的事情。
初见“王子,为舞而生
喊沙村,位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是一个美丽的傣族村寨,有傣家竹楼、大榕树和古老的奘房……此外,还有一户院子,远近闻名,那就是“孔雀王子”约相的家。
要寻找约相的家并不难,远远地就可以看到院子的门柱上立着两只彩漆的孔雀。往里走,左手边的一大面墙,绘着众人跳孔雀舞的画,五彩斑斓。
刚到约相家门口,就看到一位大胡子老人,拖着一麻袋肥料向我们走来,一身铁灰色的宽大衣裳,裤脚上沾有少许泥土,看样子是刚在地里干完农活。我们顺遍向他打听孔雀王子约相是否在家,老人听后,淡淡一笑说,你们下午再来,下午有空。
喊沙村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最古老的喊沙奘寺,也有最时尚的舞蹈表演大厅……只要认真寻找,就能找到惊喜。下午5点左右,我们再次来到了约相的家门口,如果再晚些就会和这位孔雀王子错过了。听说每天晚上7点,约相都要在寨子里表演孔雀舞,那个时候也是约相最忙的时候。
不一会,一位穿着白色长衫的清瘦的老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眼神格外明亮,浓密的胡须看起来很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仔细一看,这不就是中午见到的那位老人么?此时他正在换舞台装,匆匆赶去表演地点准备表演。当换上了演出服时,年近70的约相整个人都变了,似乎他就是为孔雀舞而生。
大器晚成,享誉全国
据介绍,约相25岁才开始学习孔雀舞。尽管如此,傣族能歌善舞的天赋以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使他“大器晚成”,并最终成为继毛相之后新一代的“孔雀王子”。
“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跳舞,跟着不同的人学习,没有真正的拜过师。”以前逢年过节,村子里都会请舞者前来表演,而这时就是他学习舞蹈最好的时间。“以前老艺人来教,我们就偷偷在一旁观看学习,晚上来就回家,自己练习。
年轻力壮的傣族男子大多精力都会比较专注在家里的农活上,担负着种地养家的责任。而那时的约相,却早早的学习了不那么“男子汉”的事业——孔雀舞。随着对舞蹈的坚持,约相渐渐地掌握了孔雀舞的精髓。而这个伴随了他近50年的舞蹈事业,让他与其他傣族男子比起来,获得了更多更特别的荣誉与光环。
年国庆,约相的孔雀舞第一次被搬上舞台,立刻引起强烈反响,德宏州省、云南州歌舞团的专业表演队慕名前来参观。观众都称赞孔雀舞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年秋,约相第一次到了北京。那年,约相和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舞蹈演员一起登上了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他人生中第一次、规格最大的一次演出。“那次全国少数民族大汇演,我还发了言,见到了许多当时的领导,邓小平等中央首长都接见了我们,那次表演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之行,至今让约相自豪满怀。“那个年代,去北京多不容易啊。”
北京回来的约相,成了当地的名人,随后,约相的舞蹈足迹几乎走过了大半个中国。“年去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年又去,年去了香港和台湾,年又去了上海。”约相说在他去表演之前,许多观众都以为孔雀舞只能是由女子进行表演,而当他表演完后,大家才知道,原来不仅有“孔雀公主”,还有“孔雀王子”。
执着坚守,淳朴传承
约相坚信,要学好孔雀舞,孔雀是最好的老师。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约相就拜孔雀为师了。那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在热带雨林里看到野生孔雀,那前所未见的俏丽形态,一下子点燃了他对孔雀舞创作的所有热情。
“野生孔雀的动作太美了,如果能编到舞蹈里一定很好看。”当下约相就想。于是,他每天都利用劳动之余,到密林或山溪边,细心观察、研究野生孔雀的生活习性,把孔雀行走、觅食、啄食、饮水、洗澡、亮翅、起飞、开屏等动作一一记录下来,最后编成了一套全新的孔雀舞。不仅如此,他还把孔雀舞创造性地运用于体育活动,推出了孔雀拳、傣棍等体育项目。“我们德宏以前都是男的跳孔雀舞,女人是不能登台的;现在却不同了,主要是看表演者动作的灵动。”
约相的孔雀舞,贵在既传承又创新。尽管传统的孔雀舞中也有孔雀开屏等动作,但就整体而言,一直没有综合化和系统化。他既继承了大师的精华,又创造性地将孔雀追逐、嬉戏、起飞、饮水、啄食、开屏等动作融入舞蹈中,使得孔雀舞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孔雀舞强调柔美,而孔雀拳则更加强调力度。”约相现场跳起了孔雀舞,随后还打起了孔雀拳,一招一式颇有模有样。“中国有传统的猴拳,我想把孔雀舞融入到孔雀拳当中,经常打打拳也能锻炼身体,也算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式,同时也能让孔雀舞有新的表现方式。”
“上世纪50年代有一个孔雀王,我应该算是上世纪90年代的孔雀王子吧。”约相对“孔雀王子”这个称呼仍然很谦虚。“我的孙子和孙女都是我的徒弟,他们都喜欢跳舞。”现在慕名来看约相表演的粉丝众多,并且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杭州等全国各地。只要是慕名前来学习孔雀舞的,约相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约相并不知道什么叫生产性保护,但在他的院子里,生产性保护却一直默默地进行着。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什么商业味道,没有给客人强行安排的收费节目,一切都是自然的。正因如此,约相的孔雀舞始终保持着淳朴的基调。
年6月,孔雀舞被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他依托“农家乐”组建了“洛永罕”(金孔雀)学校,面向村村寨寨广招学员,普及教授孔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