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品源浅谈相玉是金线吊葫芦解石后损失价值

杨品源云南瑞丽人,自医科大学毕业后,是当地著名的医院管理者。随着中国改革政策的新浪潮而辞职下海,一头扎进了翡翠市场的蓝海中,在翡翠市场中摸爬滚打三十几年。年瑞丽珠宝协会创始人之一,并兼任协会秘书长、年被评为德宏州私企中优秀共产党员,并连续四届瑞丽市政协委员、年任《优秀相玉师》、年担任《云南珠宝协会副秘书长》、年担任《云南省珠宝玉石文化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年续任、年荣获《德宏州雕刻协会优质珠宝商户》;

云南瑞丽是最大的翡翠珠宝聚集地,每年都有几千万的商家在这里进行翡翠交易。因其天然地域优势(毗邻缅甸翡翠产区),每天都有新鲜原石运到这里,并吸引了大量翡翠商人、收藏爱好者、相玉的爱好者在此聚集。无数行业大师、专家、学者都会在这里过招,每天都在上演“点石成金”的奇迹。

作为翡翠的探索者,杨老多年来一直深耕相玉和估价方面,其造诣已经达到了很深的境地,并荣获“瑞丽赌王”的称号。即便如此,在相玉中也并非立于不败之地。有一次花了几十万买来了一块翡翠玉石,切开以后里面的情况却并没有想象中有料,都是白茬,且完全看不到任何翡翠玉石的痕迹。这个时候就认为自己这一次相玉不成了,其实也比较能看得开,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便没有太耿耿于怀,就随意丢弃在院子当石凳使用了。

后来有两个来自缅甸的年轻人,在看到这块玉石的时候特别感兴趣,想要把这块“石头”买下来。当问到杨老对这块石头是否售卖时,他的当时的想法便是:眼不见心不烦,多少钱都好,带走就行。于是便以元的价格出售给缅甸的年轻人。

事情就发生了戏剧的转折,杨老弃如废石的玉石,在解石时,一刀下去就看到了非常浓郁的“绿”。众所周知,翡翠一见绿,便是价值的象征啊!最后,这块切了一刀的翡翠被他们以万的价格卖给香港玉商。而香港玉商继续切,竟越切越好,切出大块的满绿翡翠,并做成手镯,以1.2亿港币价格销售出去。当这件相玉事件流传出来后,很多拜访杨老的翡翠学者询问是否后悔没有多切一刀?也正是因少切这一刀,白白损失了几十万不说,还眼睁睁看着本应属于自己价值上亿的玉石被他人赚去。

对于这件事,后来杨品源杨老也有提到:说不遗憾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会耿耿于怀,因为相玉不仅仅是单纯的相玉,更是一种胸怀玉气度。行内都会戏称相玉是: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

还有一些翠友提到,是否会替两位缅甸小伙惋惜,如果在他们切了一刀后继续切,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价值。对此,杨老却给出了不同看法,毕竟谁也不知道继续切下去是涨还是跌,这就是“金线吊葫芦”。而他们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及时止盈,赚了他们原本不敢奢望的财富。相玉相玉,相的是心态,“止盈为王、止损为圣”。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ingxinxiw.com/afhhy/30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