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吃货群
不知道去哪吃、去哪玩,点击进群
进群冬日暖阳洒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风平镇团结小学的绿茵场上。课间休息时间,广播里传来悠扬的葫芦丝音乐,学生们在操场上奔跑,放声欢笑。就在寒假前,一份来自浙江的礼物,跨山越河,被送到风平镇团结小学、腊掌小学、帕底小学、遮晏和国小学、那目民族小学5所学校名学生的手中。
“金灿灿的花纹,孔雀扣环,好漂亮!”一件件按照学生尺寸制作的傣族校服被分发给学生。换上新校服的学生秒变成一个个傣家“小卜哨”“小卜冒”。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跳起了民族舞,唱起了山歌,爽朗轻快的笑声传遍整个校园。
第一套民族校服圆了师生的梦年的一天,风平镇中心小学校长李才能偶然得知浙江有个“少数民族校服项目”的公益活动,正在甄选傣族地区的学校,准备为学生免费制作民族特色的校服。
“芒市风平多民族聚居,傣文化底蕴深厚,学校里的傣族学生占比较多。”在李才能的努力争取下,公益项目团队最终选定在风平。
为了使校服展现出当地特有的傣族文化元素,风平中心小学教师朗小玉跑遍了芒市傣族服饰店、傣族织锦店,收集了许多德宏傣族服饰的样式,购买样品寄送给设计师团队,在与设计师团队一遍又一遍地商榷后,最终敲定了样式。“男款选定立领开衫式、大裤筒的传统款式,女款为小圆领开衫式、傣族长筒裙。”历时4个多月,一套套精美的傣族校服制作完成。
从去年11月开始,风平镇5所学校陆陆续续收到了美丽精致的傣族校服。“民族特色的校服了却了我们作为民族地区教师的一个心愿。目前,风平地区已实现了5所学校所有学生全覆盖。”看着学生对新校服爱不释手,李才能喜上眉梢。
让民族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宣传大使“以前,少数民族学生偶尔会穿民族服装来上学,汉族学生很羡慕。”李才能说,现在大家都有了民族服装,进一步提高了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学校还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了系列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个维护”“六个相互”的意识。李才能说,民族地区的教育就应该释放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天气晴好时,各族学生穿着金灿灿的新校服,在操场上载歌载舞,其乐融融。每周三,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学校开设的文化课,学习傣族剪纸、嘎秧舞、葫芦丝、傣剧等。“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要从小处,从具体处着手。”李才能期待学生日后走出德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言人。
作为德宏人
对于民族服饰早已司空见惯
但民族校服却不多见
对于“民族服饰作校服”
不少人有不同的看法
青少年时期是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穿民族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德宏本地有5个世居少数民族,如果要选用一种民族服饰作为校服,要选择哪个民族呢?还是要制作多套校服呢?
傣族服装大多只有夏装,德宏冬天还是很冷的,全年穿这样的校服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你支持民族服饰进校园吗?
有什么看法
在评论区留言吧~
德宏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胡佩灵杨曦萌实习生苏炳佳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编辑丨杨曦萌审核丨朱边勇周舟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