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德宏芒市小小ldquo胡蜂

原标题:胡蜂养殖:经济与环保双丰收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COP15云南省筹备办新闻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的COP15“滇西秘境·云南德宏生物多样性”采访团,来到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轩岗乡的德宏师专胡蜂除虫推广示范基地,了解胡蜂养殖及运用推广项目。

在胡蜂基地中,数百个人工蜂巢掩映在绿树间,胡蜂嗡嗡地飞进飞出。细心的人们发现,附近的农作物、树木没有打过农药,却没受到虫害影响,这要归功于胡蜂。

德宏师专教授郭云胶介绍,胡蜂繁殖快、群体数量大、活动范围广,不论是蝗虫、松毛虫、蛾类等个体大的害虫,还是菜青虫、蚜虫等小型害虫,胡蜂都能快速进行捕食。胡蜂的声音和气味还具有强烈的驱虫作用,有胡蜂活动的区域,害虫不敢轻易靠近,人们也无需通过打农药的方式进行驱虫,生态环境得到极大保护。

除了具备防控害虫的能力,胡蜂还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养殖胡蜂的农户,可出售蜂种、蜂蛹、老蜂、蜂毒、蜂巢等。而随着胡蜂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与之相关的防蜂服产业、铁纱网产业、蜂蛹特色美食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目前,郭云胶研制出了胡蜂酒、胡蜂蜂毒渗透剂、“冬虫夏蜂”等新产品,促成了以胡蜂资源为基础的新产业链的形成,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蜂蛹每公斤元,每窝胡蜂年收入有近万元。”养殖户陶顺碧说,他每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据了解,我省养殖胡蜂的农户有1万余户,有胡蜂20万窝左右,胡蜂总产值约2亿元,每户平均收入2万元。

经过研究,郭云胶率先解决了人工批量繁殖胡蜂蜂王、人工规模化培育胡蜂标准蜂群的难题,提出利用胡蜂蜂群捕食行为、声音特性、气息特性除虫控虫理论,发明了可移动胡蜂除虫控虫技术,并率先在全国推广这一理论和技术。

推荐阅读

1、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曾经与世隔绝的云南独龙族,现在咋样了?

2、来看“动植物王国”云南如何救极小种群物种于“水火”

3、点赞!云南68名同学被北大清华“预定”!

4、长见识!可以“自发电”的现代农宅长这样……

5、我省将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经费有保障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夏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ingxinxiw.com/afhpz/2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