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中雅发制品有限公司派出技术员来到小厂乡友义村,把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举办到群众家门口,90余名妇女足不出户学习到了相关实用技能,培训合格后在家就能通过公司提供的原材料生产发制品,成为不用出门就能打工赚钱的务工人员。
留守妇女参加培训
友义村是海拔在米至米的典型高寒山区村,群众长期以种养殖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随着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群众家庭经济收入在得到逐渐提高的同时,农村留守妇女闲赋在家收入低的现象也益加突出。为破解难题,友义村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留守人员转移就业务工新模式,积极协调联系适合家庭生产的企业,通过多种途径主动把用工企业“请进来”开展培训,让无法外出务工人员尽量少“走出去”就能学到技术,极大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技能,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务工赚钱的梦想。
培训会上,公司技术人员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一对一、手把手对学员的实际操作进行指导,确保每位学员熟练掌握发制品生产流程。培训中,学员先通过观看制作流程视频,在对发制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的基础上,现场再发放相关操作工具,学员实际动手操作进行相关技能强化,在学员制作过程中,技术人员从具体手势、如何钩针、如何打结等操作流程进行“一对一”耐心讲解和演示,并根据每个人习惯做了针对性的操作纠正。
指导学员进行实际操作
“公司在瑞丽成立以来,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在欧美及非洲地区也大受欢迎,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技术要求不高、足不出户的用工需求岗位,能够满足农村留守妇女选择在家就业的愿望。”瑞丽市中雅发制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对举办培训作了说明,并表示此类培训方式已在多地取得成效,给当地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
据了解,瑞丽市中雅发制品有限公司采取上门送技术、送材料、收成品、计件付酬劳的方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是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又一好渠道、好途径,实现了从“走出去”务工到“请进来”培训和办车间的转变,成为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务工模式的一张新名片。
云南网记者期俊军通讯员胡瑞彬董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