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起景颇歌,跳起目瑙舞,行走在漫花盛开的迎宾路,一排排整齐的房子映入眼帘,心情愉悦。这里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遮放镇河边寨村杏帕村民小组。
年,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包括老寨在内的全村整族群众实现提前搬迁。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同治理家园、建设美丽乡村的幸福之旅。
党建引领,群团组织发力
说到杏帕,不得不提群团组织在党支部引领下,积极发挥在村寨治理中的“桥梁”作用。
党支部组织协调,前期通过妇女每人每月缴纳1元钱,逐渐建立发展壮大妇女小组。如今,妇女小组自主发展到拥有1万多元的集体经济,厨房大小事都由妇女掌勺,并不定期组织妇女进行体检、外出交流学习,成了附近出名的妇女小组。
村里的青年则担起发展职责,通过支部带领,组织起寨子青壮年劳动力,组成青年队伍,平日农活主劳力、有事扛起肩上责,进行迎宾接待,不再是没事醉酒、有事闹酒的“无用”青年。同时,老年协会传帮带,做好监督执纪工作,教育好下一代孝老孝亲、勤耕苦作。
在党支部的组织引领,各群团组织一起参与,一起努力,让全村呈现出一片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幼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谐画面。
共同进步,破除生活旧习
以前,老寨的群众因生活条件简陋、生活方式落后,一部分村民白天喝酒晚上闹,鸡毛蒜皮就是吵,邻里关系紧张,生活没了章法。
为管理好搬下来的群众,党支部组织召开搬迁点工作会议,选出搬迁点理事会,实行搬迁群众搬迁人管、党支部领的模式,破除生活旧习。
通过党支部带领和理事会成员一家一户的叫、一样一样的讲,不漏一户群众、不留一个死角,逐步带领好“老寨”群众跟上新时代。
现在走进搬迁点,花篱笆隔离出来了小菜园,每家一块,全部种上日常小菜,农户墙边还有一点“作料”点缀,再也不是以前那种杂草丛生、脏乱差的“老寨”。
引导发展,带动民族发展
为了让大家富起来,让寨子强起来,党支部召开会议研究,本村的土地优先出租给本寨村民,而且本寨村民想租的租金减半,必须让自己人动起来、干起来。
在党支部带领下,杏帕种植小分队将种植甘蔗的群众自发联合起来。今天一起做你家的,明天又到我家的,结束后算总账,让大家都有收入。
“我们景颇家以前没有文化,不会做活,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要自己做、自己管理、自己进步。”问到寨子的群众,大家言语间满满都是干劲。
监督执行,建设美丽村寨
“你们寨子有几个党员?联系你家的是哪个?有没有经常来你家?”面对询问,寨子的群众笑着回答,给党支部、党员竖起了大拇指。
党支部严格落实党员联系群众制度,除去外出务工、老党员外,在家党员实行分片联系群众制度管理,“自家娃娃自家领”。要求党员定期不定期地对联系群众进行入户走访,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了解群众日常困难、监督群众发展生产……
重视教育,建好发展蓝图
教育兴,则村寨兴。过去常常因为山高路远,很多人没有机会好好上过学,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为了改变发展的困境,党支部研究决定实行以奖代补,鼓励更多的学生好好上学,上好学。针对高中毕业考取一本、二本、大专的,分别奖励元、元、元;针对初中毕业考取高中、职中、职中升五年制大专的也分别作相应奖励。
如此利用好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奖励,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铆足干劲拿奖励;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解决一部分家庭教育的生活负担。
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让党员扛起先锋旗,领好致富路;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像吸铁石一样把党员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兴许就是这个景颇寨子的发展关键。(尹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