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也良健康报
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云南、广西、西藏等西南边疆地区,陆路口岸输入性疫情防控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一些边境县市,既是重要的货物运输通路,与邻国之间又山水相连缺乏天然屏障,平时边民之间来往频繁,防控难度更大。记者近日来到云南省多个边境县,近距离感受这里的社区、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等如何同步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守住国门、守好西南防线。
医院门诊大厅前,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本报记者刘也良摄
坚守社区“岗哨”
走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边城街上,记者看到手机店、水果店、小餐饮等商铺都已开门了,居民三三两两地在街上走着。瑞丽市对面就是缅甸国家级口岸木姐。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里除了本地人,还有很多外来务工、经商者。“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来来往往。”一位店主说。
瑞丰社区是瑞丽的核心区,就在边城街旁边。该社区服务中心网格联络员张梦(化名)告诉记者:“社区常住人口多人,流动人口也有多人,还有外籍人员等。”为了掌握居民情况,瑞丰社区把原来的“分片包干”升级了。
一走进瑞丰社区服务中心,墙上就是一块非常醒目的信息板。板子的上半部是瑞丰社区网格化管理区域责任分解图,用不同颜色对社区的14个小网格进行了标识,旁边是负责每个小网格的成员单位名单;下半部是瑞丽市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区域责任分解表,地理界限、挂钩领导、牵头单位、区域划分、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联络员、联系电话等都一一有标注,瑞丰社区就在这张表的第一个。
张梦介绍,“每个小网格有一个企事业单位作为网格单位,有自己的网格员与居民对接。我负责上下沟通,网格单位把信息报给我,我再报给牵头单位和网格长,社区排查后的人,分到各个小网格中”,这样既保持信息准确,又督促每个小网格做好服务,还可以针对社区存在的困难寻求支援和配合,防止百密一疏。
张梦所说的排查,是疫情以来瑞丽市对全市进行的全覆盖的人员调查。“我们挨家入户开展信息登记、健康教育等。要是没人在家,也要登记,然后网格员要在家门上张贴通知,让屋主回来后到社区报备。”这样既把疫情基本情况向居民宣传,消除恐慌心理,同时又告知居民不聚会、戴口罩等健康知识。
除了大排查,瑞丰社区不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