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文山日报
处暑方过,暑气渐消,稻穗渐弯“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也正是云南丰收的景象今年以来
云南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切实增强抓好粮食安全工作的使命担当
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
推动冬闲田季节性流转
并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
动员各类经营主体
尽最大努力种足种好
在7月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稳步增长
丰收的背后
更有云南特色加持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
这里的高山绵延壮阔
坝子种稻的历史悠久
云南坝区亦是世界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
这里的大多数坝子
都被冠以“粮仓”的美称
广南八宝米基地林颂摄
高度发展的稻作文明孕育了种类繁多的“云南大米”其中就有盛产于广南坝子的“八宝米”产于墨江的紫米产于遮放坝子的“芒市谷子遮放米”等资料图
奇特的稻米佳品既是吃货的福音也是“干饭人”的大碗口粮还不快来看看你能一口“炫”几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广南八宝米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
八宝秋光似画屏林颂摄
以八宝贡米业为龙头,带动农户发展。
林颂摄
历史渊源八宝米是云南省久享盛名的优质大米,早在明清时就被列为“贡米”,不仅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米”,还是我国的名贵稻种之一。年,广南八宝米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产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素有“中国八宝贡米之乡”的美誉,八宝米正是这里的特产,这里的八宝镇日照条件优越、稻作生态系统有千年历史、鱼肥米好、有万亩良田可栽种八宝水稻。特点八宝米粒表面油润光洁,色泽雪白微青,粒大质软,味道清香回甜,富有黏性,饭粒软而不烂、糯而不腻、隔夜不硬、久食不厌,营养丰富,淀粉和蛋白质成分高,蒸煮时间短耗水少,以其独特的品质而享誉天下。八宝米喜获丰收。
红河梯田红米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
历史渊源红米,作为大米中的“红玛瑙”,因其外皮呈红色而得名。梯田红米是云南哈尼先民在隋唐初期的高山梯田垦殖中由野稻逐渐驯化而成的,是人类史上最早驯化的古稻,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产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的撒玛坝,是红河县哈尼梯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片,也是汉字史书记载里开垦最早的哈尼梯田,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梯田粮仓”,红河县以其独特的气候,滋养着多姿多态的物种,其中就有梯田红米。只有梯田红米稻,能适应哈尼梯田冬暖夏凉的泉水,能适应海拔米至米的日照、气温和水温。也是因此,在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农耕文化如何发展,农作物品种如何更新,但是哈尼人的梯田红米稻从未改变。悠久的红米稻栽培历史和良好的生态种植条件,使撒玛坝成为了梯田红米的主产区。特点哈尼梯田红米是自然选育千年的品种,具有品质和基因千年不退化的优势,营养价值高,含有一般水稻品种中缺乏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矿质元素的含量也高于一般的米类,是“云南六大名米”之一。遮放贡米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
历史渊源年,遮放土司带着玉器、大象、遮放允午村的米等进贡朝廷,受到皇帝的喜爱,当即封遮放允午米为“贡米”,每岁进贡,直至清末。年,被定为国务院接待外宾的国宴用米之一。产地遮放贡米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名优农特产品,芒市素有“贡米之乡”的美誉,“芒市谷子遮放米,象达姑娘龙陵雨”是德宏人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贡米的收割已经进入机械化收割时代,为了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芒市在稻米生产、收割、烘干、运输等环节已实现全部采取机械化作业。特点遮放贡米色泽晶莹如珍珠,米饭香醇可口,软筋香甜,粘而不稠,冷不回生,营养丰富,被誉为“净如翡翠白似玉,生自南国举无双”的粮中珍品。墨江紫米
(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墨江县联珠镇余亩紫稻进入灌浆期
历史渊源墨江种植紫谷已有至少百年历史,从明朝起,墨江紫米就成为历代皇宫的“贡米”,有“御田胭脂米”的美称,是“云南省名牌农产品”“云南六大名米”之一、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产地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紫米之乡”,久负盛名的墨江紫米就出产于此。墨江紫米生产历史悠久且品质独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一粒粒“紫珍珠”,今年以来,墨江县积极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培训,积极推广“稻鱼共生”模式,让农户种稻不仅得“稻”,还能得“鱼”。特点墨江紫米粒大饱满,绿色生态,品质上乘,具有补血益气、健肾润肝、收宫滋阴的功效,享有“接骨米”“养生米”“补血米”的美称。“民以食为天”丰收来之不易面积和产量双增长让我们能端好“饭碗”吃好饭如今“禾下乘凉”的愿景已成真快带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踏实来云南“干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