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公布6起疫情违法典型案例情节十分恶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3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第十六批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截至年2月,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疫情案件件人,不捕件人;起诉件人,不诉件人。

最高检表示,从近期检察机关办理的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情况看,这些违法犯罪活动涉及多行业、多领域,具体行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危害后果和情节还十分严重。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疫情迅猛发展、国内疫情多点暴发的形势下,能否严格落实机场、边境口岸等重点区域,环境消杀、物流快递等重点行业,核酸检测、封控管理等重点环节的防控措施,直接关系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能否实现。

在此背景下,仍有一些单位和个人,严重违反有关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人为造成疫情传播严重后果或者重大传播风险,情节十分恶劣。对这些严重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的,应当依法惩处。

案例一:

拒不执行航空运输领域

消毒保洁等防疫措施的缪某某、

汪某某等人妨害传染病防治案

年3月,南京某某卫生实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南京营业部签订《消毒处理委托协议书》,由某某卫生公司承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航空器消毒处理服务业务。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某某卫生公司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和海关总署发布的相关防控方案和操作技术指南,制定了该公司《检疫处理操作(新冠肺炎)方案》。

在《方案》起草过程中,某某卫生公司总经理缪某某等人针对上述操作技术指南中“应使用含消毒剂的抹布对重点部位进行擦拭”等规定,以人力紧张、工作量较大、增加成本为由,将“抹布擦拭消毒”改为“消毒液喷洒消毒”。其后的消毒作业中,某某卫生公司未组织开展针对新冠肺炎病毒的消毒作业培训,消毒作业中普遍存在消毒时间短、消毒剂用量不足并虚假填报消毒记录单的现象。

12月,某某卫生公司被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投诉。接到投诉后,缪某某、汪某某、杨某某三人召集某某卫生公司机场检疫部全体人员开会,从节约成本、创造利润的角度考虑并未整改。后某某卫生公司向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反馈了虚假的整改意见。

年5月1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要求,民航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员防控按照最新版《运输航空公司、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实施。至年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某某卫生公司《方案》未作更新。

年12月,上海某某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与东部机场集团达成《飞机客舱保洁服务合同》协议,由某某环境公司承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国际航班以及T1、T2航站楼部分国内航班的飞机客舱保洁业务。

某某环境公司总经理凌某某、负责某某环境公司南京分公司全面工作的负责人张某某、负责某某环境公司南京分公司日常运行工作的项目经理唐某某明知《运输航空公司、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指南(第七版)》规定,但为节省成本、追逐利润,一直将保洁人员混合使用,保洁员休息室、摆渡车等设施也一并混用,企图通过混岗混流做到国际、国内航班保洁“两不误”;同时,该公司从未组织保洁员工开展规范穿脱防护服的培训,甚至在年1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现、通报某某环境公司保洁员防护服穿脱、垃圾袋捆扎不符合防疫要求等问题时,唐某某仍未向凌某某、张某某汇报,直接出具整改反馈意见但未实际落实。此外,某某环境公司南京分公司未落实重点岗位员工健康状况监测的要求,在年中期新冠肺炎疫情趋于平稳后便不再上报,凌某某、张某某对此未进行监管。

年7月10日,中国国际航空CA航班从俄罗斯莫斯科飞抵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其中乘客于某(后经认定系该次疫情的唯一传染源,其所携带病毒为本次江苏全省疫情的父代病毒)出现新冠肺炎症状。航班入境后,由某某卫生公司负责航空器消毒、某某环境公司负责客舱保洁。

因消毒时间、消毒剂用量严重不足,消毒操作不规范,导致客舱内新冠肺炎病毒未能彻底杀灭,仍残留在盥洗区等部位。

某某卫生公司消毒结束后,某某环境公司保洁人员进入客舱进行保洁。在保洁过程中,出现保洁人员现场脱卸防护服不规范、橡胶手套未覆盖防护服袖口、作业过程中手套滑落、用手套擦拭面部及接触皮肤等不规范问题,导致保洁人员接触并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随后,因某某环境公司将国际、国内航班保洁人员混岗混流,共用摆渡车、休息室,导致新冠肺炎病毒在该公司保洁人员之间传播。

年7月12日、13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开展核酸检测例行“周周检”,某某环境公司保洁人员漏检16人(漏检人员中有6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7月15日至7月19日,某某环境公司5名保洁员先后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医院就诊,唐某某对上述情况均不掌握,导致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未被第一时间发现,病毒进一步向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进而向社会传播。

年7月19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开展核酸检测“周周检”,发现9管混采咽拭子检测呈阳性,感染者均为机场保洁人员和地面服务人员。江苏省、南京市随即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随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等地出现大规模新冠肺炎疫情。7月19日至8月30日,江苏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给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

年12月11日,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缪某某等5人批准逮捕,对因身体状况不适宜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案例二:

为躲避疫情偷渡入境

引发全城封控的杨某甲、杨某乙

偷越国境、妨害传染病防治案

年期间,因疫情影响边境口岸封关,杨某甲先后五次从缅甸木姐至中国瑞丽往返偷渡。期间,年8月15日,杨某甲与丁某某在缅甸聚餐。次日,杨某甲得知丁某某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后其与被告人杨某乙等人在其境外的家中共同生活十余天。

随着缅甸疫情的暴发,杨某甲因担忧自身感染,为尽快进行核酸检测和及时得到救治,于同年8月30日在奥某某(另案处理)的组织下从缅甸偷渡进入我国境内。

杨某甲指认其与杨某乙进入的公共场所

8月31日,杨某甲医院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当日下午,其得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IGG检测结果为弱阳性。医院医生对其进行询问,其隐瞒境外旅居史和密切接触史,称自己长期住在瑞丽市从事化妆品销售工作。后杨某甲使用手机百度搜索IGG检测弱阳性,发现其结果是已经感染过并恢复。同年9月1日,被告人杨某甲明知杨某乙已经有新冠肺炎部分症状,为了让杨某乙到国内躲避缅甸疫情及尽快进行核酸检测和救治,便再次找到奥某某等人,让其安排杨某乙等人偷渡进入我国。

9月3日,杨某乙携带3名子女、2名保姆在奥某某等人的组织下,从境外偷渡进入我国。

杨某乙等人回到瑞丽某小区的家中后,未执行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和相关部门疫情防控规定,隐瞒境外旅居史、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接触史、个人健康状况等情况,拒绝接受医学检测和执行集中隔离等疫情防控措施,并多次出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频繁在当地菜市场、健身房、餐厅、商业城、住宅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活动。

9月10日,杨某乙以陈某医院进行了核酸检测。9月12日,杨某乙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后民警经多方查找,确定了杨某乙系核酸检测人,但杨某乙予以否认。

卫健部门用负压救护车将杨某甲、杨某乙等共同居住的7医院。医院,杨某乙才承认是自己冒用陈医院做的核酸检测。

由于杨某甲、杨某乙违反疫情防控的一系列行为,造成了名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瑞丽市全城封闭和居民居家隔离,市区全员开展核酸检测,市区营业场所停业,学校推迟开学等结果,给瑞丽市居民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致使瑞丽市的经济蒙受重大损失。

年9月,瑞丽市检察院专案组与瑞丽市公安局专案组召开“”案件提前介入案情研讨会。

年9月12日,瑞丽市公安局在查找名为“陈某某”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疑似病例的过程中发现,杨某乙系偷渡入境后冒用他人信息进行核酸检测,于当日立案侦查。年12月19日,瑞丽市人民法院以偷越国(边)境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杨某甲有期徒刑两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杨某乙有期徒刑两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刑满后驱逐出境。

案例三:

进口冷链食品存储、运输、销售

过程中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的

被告单位某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被告人李某甲等人妨害传染病防治案

某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进口冷冻肉类产品销售业务的公司,该公司将进口的冷冻肉类存放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的某农贸有限公司冷库中,然后再对外销售。

伪造的核酸检测报告单

年11月7日凌晨4时,某某公司自国外采购的一批冷链牛肉制品到达济南,被告人李某甲(某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负责公司全部事宜)为使该批进口冷链食品快速入库、出库,并在购买方有需求时,方便向购买方提供相应的核酸检测报告,指使、纵容被告人李某乙(某某公司内勤,负责货物核酸检测联系工作)伪造核酸检测报告,将之前存有的济南某医学检验实验室核酸检测报告电子版真件的样本名称、批次,更改为本次货物的名称、批次,负责人改为被告人李某丙(某某公司销售人员,负责公司货物销售),并将该报告发给被告人陈某某(某某公司库管,负责公司货物出、入库的管理)。

被告人陈某某在明知核酸检测报告系被告人李某乙伪造,且出、入库冷链食品未进行核酸检测的情况下,仍使用该报告办理出、入库手续。被告人李某丙在明知核酸检测报告系被告人李某乙伪造的情况下,仍在销售冷链食品时向购买方提供。

之后该批次冷链牛肉制品陆续违规售出。其中90件在销往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后,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检测,发现其中1件冷冻牛肉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梁山县对该90件牛肉全部封存,并向相关部门通报该情况。

济南、济宁多地疫情防控机构启动了应急预案,为该批次冷链牛肉制品的封存回收、产品核酸检测、人员隔离管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对冷库内存储的冷链食品全部封存并进行检测外,还对相关从业人员及周边群众进行了隔离,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调查、排查工作。经核查,累计动用执法人员人次、车辆台次。

案发当日封园区情况

年11月14日,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分局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本案立案侦查,年6月4日,历城区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被告人李某甲等人七个月至十个月有期徒刑,判处某某公司罚金五万元。一审宣判后,被告单位及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生效。

案例四:

为数百名运煤车司机

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的

梁某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案

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当地从事煤运司机职业的人数众多,疫情暴发以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货运司机在运煤途中经过卡口、进入煤场时都需要出具核酸检测报告。被告人梁某某在岚县经营一家以婚纱摄影为主的影音工作室。

涉案打印店

医院做核酸检测需要排队,时间较长,年8月下旬,当地一运煤车司机为图省事,找梁某某询问是否可以修改核酸检测报告时间,并向梁某某提供了加盖“医院核酸检测电子专用章”的真实核酸检测报告。

被扣押伪造核酸报告单

梁某某虽然考虑过修改核酸检测报告的行为可能会引发疫情蔓延和传播的风险,但认为该县属于低风险地区,因有利可图,遂将该报告扫描,使用Photoshop软件修改了核酸检测时间,并将报告中医院核酸检测专用章的颜色加深,模仿审核医生的签名,然后打印伪造的核酸检测报告书,并向煤运车司机收费5元。

后该司机将梁某某可以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的消息,发送到煤运车司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ingxinxiw.com/afhgx/38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