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9.html
今天(7月31日)上午10:00
央视新闻频道(CCTV-13)播出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
《彩云之南美好之滇》
——视频——
今天上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特别直播《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走进了美丽的彩云之南,从生态、民族、开放三个层面展现了云南在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就。生态篇之彩云之南守望生态家园
1、高黎贡山:世界物种基因库高黎贡山海拔高差超过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拥有10个植被类型,种子植物种,哺乳动物种、鸟类种、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就达67种,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2、昆明滇池:高原明珠焕新彩滇池的水面面积平方公里,是云贵高原的第一大湖。由于处在昆明市区,滇池一度受到污染。过去20多年,经过一系列的治理,现在,整个滇池湿地面积已经达到5.4万亩;水质已经明显改善,达到近30年来的最好水平。3.斗南花市路边摊到国际鲜花集散地
斗南过去是一个小村庄,改革开放后,村民们开始种植花卉,从最初的一家一户路边摆摊售卖,逐渐形成了市场,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鲜切花交易中心。云南也在短短30余年间,晋升为全球三大新兴花卉产区之一。花卉品种从完全依赖国外引种,到目前已有自主研发新品种个。看完这些美景和鲜花,让人感觉云南就是一个处处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态家园,良好的生态是咱们云南最宝贵的财富,但云南能拥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是离不开云南人民的努力和付出的,一代又一代的植树人种出了一片又一片的林海。说到云南的种树人,有一个人是我们全国人民都很熟悉,也很敬仰的,他就是杨善洲。他扎根深山22年,硬是把5.6万亩荒山秃岭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但改变了生态环境,也给当地百姓增加了一个生态宝库。云南各族人民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努力,把生态家园守护好、建设好,把云南建设得更最美。民族篇之彩云之南繁荣共享一家亲
欣赏了生态之美后,镜头又带大家感受了云南的民族风情。云南有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世居民族,可以说是民族的百花园。1、大营街:幸福宜居新农村
云南玉溪大营街社区有着“云南第一村”的美誉。大营街地少人多,人均只有三分地,单纯发展农业难有出路。改革开放以来,大营街抢抓机遇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年大营街农村经济总收入.4亿。现在,大营街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2.丽江古城:世界遗产重拾古韵
丽江古城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拥有保存完好的纳西族传统建筑群。古城里的阡陌巷道,灰瓦白墙,小桥流水,绿柳红花,构成了一副绝美的高原水乡图。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过度旅游开发,丽江古城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商业化过重的现象。近年来,古城加大投入、出台新政,着力恢复丽江古城以纳西族为主,多民族文化和谐交融的传统风貌,新建了17个民族文化展示点,改变古城商户经营业态,改善旅游环境,大大提升了丽江古城的文化内涵。3.云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在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县城中心,竖立着一座民族团结誓词碑。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创造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景观画面展现了云南各具民族特色的城镇、社区,在保护着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长足发展的美好画卷,各民族也是紧紧团结在一起,共谋发展。开放篇之西南门户辐射中心
1、云南通海:绿色蔬菜通达四海
画面中展现了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这片宛如调色盘的大地,这一块块不同的色彩,其实是当地菜农种植的蔬菜,因为品种不同,生长期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上世纪90年代,蔬菜种植就成为了通海的支柱产业,目前当地已通过无公害认证产品28个、绿色食品认证18个。每天,这些高品质的蔬菜都通过专业化的冷链仓储和物流体系,发往全国及海外。2.瑞丽口岸: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
瑞丽口岸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穿过这座雄伟庄严的傣族风格的国门就是邻邦缅甸。年瑞丽海关设立,年瑞丽边防检查站设立,年瑞丽口岸被国务院定为国家一级口岸。现在,瑞丽是我国通往缅甸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是中国第一个实行“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的边贸特区。3.长水机场:空中枢纽内通外达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是国内首个双跑道均具备二类盲降能力的机场。从年开始,长水国际机场单日起降航班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四。到年底,长水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条,覆盖东盟10国、南亚5国,其中南亚东南亚客运通航城市34个,排名全国第一。目前,长水国际机场正在新建三条跑道和一座航站楼,到年,国际和地区通航城市将超过60个。4.昆明动车所:“高铁之家”迎接新时代
昆明动车所有10条检修线、58条存车线,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动车所。云南是我国最早拥有铁路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米轨到准轨、从绿皮车到空调车、再到高铁动车,云南铁路一路奔跑进入新时代,昔日全国路网的“边陲末梢”正转变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枢纽和前沿。这些成就,特别是高铁和机场的建设,让我们感觉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离我们越来越近。年1月,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云南要努力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现在,云南正在抓紧修建通往缅甸和老挝两个国家的中缅和中老铁路。通过短片的形式,展示了正在建设的中缅铁路的不易。就拿正在建设的临沧段来说,施工人员遇到了一个出现8种有毒气体的隧道。并且还伴随有高温和突泥涌水,一条隧道,多重难关,这在我国隧道建设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但是红豆山隧道的施工并没有因此而迟缓,7月中旬,红豆山隧道施工已经过半。尽管困难重重,但铁路人们不畏艰险、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云南在交通建设上的信心。看过了中缅国际通道上的毒气隧道,演播室把目光转向了中老铁路的施工现场。央视记者刘文杰在玉磨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的三号桥墩为观众们带来了直播报道。玉磨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主墩3号墩目前已完成米,最后4米分两次浇筑,正在进行最后封顶施工,预计8月中下旬封顶。3号墩设计高度米,为世界同类桥梁最高墩。同时,大桥也是我国首次建造的大跨度上承式连续钢桁梁铁路桥,其米的主跨也将刷新世界建桥记录。玉磨铁路属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工程,是中老铁路的国内段,北起云南省玉溪市,途经普洱、西双版纳等市州,南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总长.53公里。通车后,它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又一条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也将结束西双版纳不通铁路的历史。按照规划,玉磨铁路将直接服务于“加快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待到中老铁路全线通车后,昆明至老挝万象有望实现夕发朝至。届时,境内外设施联通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对把云南建设成区域性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具有重要作用。来源/云视新闻七彩云
识别